首頁 主日學課程 演講&出版


作者簡介 分享園地

盲點

~張立明,原載於2001年路加雜誌~

人的眼底有很多感光細胞,有接受光暗的細胞,也有分辨色彩的細胞,這些細胞經由細密的神經網路將所接收到的訊息傳入大腦,在大腦皮質重新組合,成為清晰的影像。這些網路在眼底以漩渦狀從四面匯聚成一一點,再由眼球後面的小洞鑽出來,像一條電纜一般。這一點的位置就叫視神經盤(optic disc),它沒有任何感光細胞,只有神經線路,所以它是沒有視覺的,醫學上稱為盲點。因此人在看東西的時候,眼前的畫面其實有一部份是漆黑的,但這影像傳到大腦時,大腦會很奇妙地用以前的經驗將那塊漆黑補上顏色,使與周圍景物相配,所以人主觀上無法察覺這個盲點。 人心又何嘗不然呢?自古以來人心易受蒙蔽的事實就不斷被探討著:耶穌說的「眼中樑木」,大衛說的「隱而末現的罪」,佛家說的「無明」,豈不都是指著人心中那一塊漆黑無底的角落?個性上的盲點需要別人的提醒和自省的功夫,見解上的盲點需要吸收新知來突破,而靈性上的盲點則需要聖靈的光照,此三者都需要謙卑的心才有開悟的機會。 人的年齡越大,地位越高,知識越豐富,就越聽不進別人的勸告。當年耶穌直言道出法利賽人的七惡時(太廿三),後者不但不虛心檢討,反而惱羞成怒,陰謀加害耶穌;先知米該亞預言亞哈王將陣亡,卻被刮耳光並下在監裏(代下十八)。中國人向來好面子,善於隱惡揚善,認為道出醜惡的真象是「揭瘡疤」,一開始就帶著強烈的防衛 心理,自古臣子諫皇帝,總是顫顫兢兢冒著殺頭的危險,可見人性弱點之一斑。 然而真正智慧的人,應該很清楚自己並非真理,而喜愛跟從真理、改正自己。當先知拿單責備大衛王時,大衛立刻俯首認罪,痛心懊悔(詩五一);使徒彼得受到保羅的責備之後,也不記恨 ( 加2:14;彼後3:15-16);唐太宗有容接受魏徵的直諫;子貢則說: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」。事實上一個勇於認錯的人反而更顯其人格的成熟與自信。 每位基督徒,在聖靈的光照下,也都有過認罪悔改的經驗,這些都是嚴肅而深層的生命體驗,有人稱為老我的破碎,有人稱之為生命的雕塑,這都是上帝使祂兒女漸趨成熟圓融的必經過程。 盲點的存在使我們學習謙卑受教,我們應力求認清自己的盲點,而不是否認它的存在。更要隨時準備向真理開放自己的心靈。不論真理出自何人,只要是真理,就是出於上帝,那位五餅二魚的童子,不就給腓力上了一課嗎(約六)?不要固執已見,不死要面子,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」,虛心受教,認真反省探求「上帝的善良、純全可喜悅的旨意」。這樣,「新造的人」就不會只是曇仁花一現的史蹟,而是每日生活的實際了。